冰雹是雷雨中的產物,雷雨不但有雷聲、閃電還有冰雹。冰雹的成因是雷雨中的上升氣流將水滴帶到零度以下的 雲層中凝結成冰晶,經過上下不斷的運動,冰晶就越滾越大,大到空氣無法承受它的重量時,就落到地面的冰珠,稱它為冰雹。所以冰雹多出現在上升氣流特別強的 雲層中,下冰雹的時間很短,約二至三分鐘,很少超過十分鐘的記錄。冰雹無法像雪花,它會在地面舖上一層,冰雹的大小通常為直徑一公分,也曾有直徑十三公 分,重0.5KG的冰雹落下。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四月十二日廣東省曾經下過四十公分的大冰雹,實為歷史罕見。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台南左鎮下 冰雹直徑達三十公分。大的冰雹會砸傷人畜,不能不防。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南投埔里的冰雹,造成二十公頃蔬果受損。聖經約書亞紀中冰雹的故事就有最 早提到致人於死的事情:當他們被以色列軍隊追趕時…上主降大冰雹擊打他們…他們因此死亡。根據記載,被冰雹打死的人的確比被以色列軍殺死的還要多。」
另外,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北部的萬里、金山、陽明山地區下冰雹,有如雞蛋一般。台灣出現冰雹的地區以西半部為主,東部地區機率較少,主要是受中央 山脈地形影響,但合歡山及玉山亦曾有冰雹。天氣系統則以梅雨季中鋒面雷雨及秋末冬初之鋒面雲帶出現機率較高。
冰雹雖會傷 人及農作物,但至目前為止氣象人員尚無法事先提出預警,告知民眾,只能在氣象雷達上得知某地區回波較明顯,不敢評斷它就會下冰雹,因此現在的氣象預報,尚 不見冰雹天氣的預警。
冰雹未落到地面前,是雲中的冰晶或過冷卻水,對航空器的安全威脅很大,民國九十二年(2002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復興航空貨機在馬公18000呎的高空失事,當時馬公上空有雷雨,失事原因經專家公布為飛機在空中積冰所致。現代飛機都有自動除冰設備,在 航行中若遇到有雷雨雲層發展,還是避開並改變航路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