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2月7日澳洲首度發佈森林大火,當時墨爾本的氣溫為46.4℃,破該地區過去150年紀錄,因此大火漫延的非常快,到2月12日全澳洲的各地區均受到威脅,且死亡人數已達181人,是澳洲地區近百年來最大的森林大火,逃離火災區的人,形容這次大火好像歷經原子彈爆炸。
大火的起因一說是天氣太熱,今年一月份澳洲的夏天,首都墨爾本43℃的高溫持續一星期,長期高溫炎熱乾燥,當然是森林大火起因之一,也是向四週擴展快速的主要原因。但又有一說是人為因素,雖然在2月14日抓到兩名嫌疑犯,這也要等法院的定案才算,可能也是短時間能解決的,大火燒到7天還未完全撲滅,已經出動了全澳洲的消防人員到全澳洲去滅火。
澳洲的這次森林大火,雖不是第一次,但這次有181人在烈火中喪生,震驚全國,主要是居民們忽略了連續高溫、乾燥的森林使火勢迅速漫延。澳洲是最容易發生森林大火地區之一,但氣候暖化使這次大火能燒得又猛、又快、又廣,晒主要幫凶。澳洲是一個農牧事業發達的國家之一,尤其生態環境保護的特別好。當我到澳洲旅遊時,當地蒼蠅之多讓我這個台灣客感到非常驚訝,蒼蠅多的主要原因是畜牧業發達,因牛、羊、馬糞多,故蒼蠅也就特別多了,但當地人並不去捕殺它,任它到處亂飛,甚至在路邊的咖啡座,當地人在喝咖啡的同時,有蒼蠅或麻雀去叮食麵包或蛋糕時,也最多揮揮手把它趕走而已,所以在澳洲,雖然是人們嚮往的天堂,尤其無尾熊是當地有名的可愛動物,為了讓它食無憂,所以油加利樹特別多。油加利樹是含油質豐富的植物,一旦發生大火,當然就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今年又逢五十年的大乾旱,相對濕度在10%以下,在高溫又乾旱的雙重影響下,改變了森林大火的性質及火勢和燃燒的時間。
澳洲詩人麥凱勒形容澳洲是一塊乾旱的土地,又是一塊淹水的平原,火災前有兩個颱風侵襲昆士蘭,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沒成災區,現在又遭有史以來最大的森林大火,真是禍不單行。根據雪梨大學森林火災專家亞當斯表示,有證據顯示澳洲的天氣越來越不穩定,且極端氣候不斷的發生,不僅氣溫更熱、更乾旱,相對地森林大火的頻率也明顯增加了一倍。
台灣也曾發生過或大或小的森林大火,也多半發生在清明節前後或炎熱的夏天,清明節前後的火災明顯的是人為居多,但夏天的森林大火則自然起火的因素較多,尤其台灣的中央山脈,又高又陡峻,北部及台東的焚風發生的頻率多是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如民國61年3月20日中部山區的雪山山脈發生森林大火,燃燒了一個月之久,面積達2000公頃,雖沒有人員傷亡,卻造成當時的林田山材業大王產業從此沒落。今年第一件森林大火在2月18日阿里山達邦村,有兩公頃的林地燃燒,主要是阿里山近50年來曾下雨天乾物燥所致。而美國、中國大陸、印度都是常發生森林大火的地區,太廣泛的森林大火也會影響長期的氣候變遷,所以森林大火發生時不僅可影響氣候,其實生態影響才是最嚴重的,這是必須去面對的問題。像這次澳洲的森林大火,野生動物屍體遍地可見,而當地的無尾熊生態可能是最大的受災戶,因為燃燒掉的都是他們所倚賴維生的油加利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