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地震
地震的成因很多,凡因火山爆發、地面突然塌陷、地下核爆、山崩、隕石 撞擊地面及斷層錯動等均可能引發地震。這些許多成因中,尤以斷層錯動所引發的地震最多。
民國88年的「 九二一 」大地震就是位在中部的車籠埔斷層活動,錯動達80公里,造成2456人死亡,是台灣地區規模最大地震。
台灣地理位置在太平 洋地震帶上,處在菲律賓板塊及大陸板塊之間,因這兩板塊的造山運動,成就了「福爾摩莎─台灣 」。東部的花東縱谷就是兩板塊的交界處,所以經常有地震發生。依據中央氣象局過去90年的觀測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平均每年約發生2200次地震,其中多數 為無感地震,有感地震每年約為214次。根據以往紀錄,災害性的地震每年平均可能發生一次。台灣西部地區的地震頻率雖不如東部地區,但因其震源較淺,且多 發生在陸地,加上人口密集,所以災害往往較為嚴重。如民國24年新竹關刀山大地震,死亡3276人;民國30年的嘉義大地震死亡358人;及民國88年的 921大地震死亡2456人,皆造成慘重的災情。
地震直到目前還不能預報,它無法像颱風一樣可以事前告知,並做好防颱措施。 當大地震發生時,到底該怎麼辦?在民國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很多人在地震發生當時,因為驚怕、恐慌、愕然不知該何去何從?現在就告訴你,在地震時該如何 保命逃生?
平時應該先準備妥當的事有:
一、手電筒、乾電池、小型收音機、急救藥箱、飲水、乾糧易開罐罐頭、無 線電話、口哨…等物品,準備一式二份,放在家人都知道且容易取得的位置。
二、家中電器及用品放置牢固。
三、家中每一成員都要 熟悉,家裡最安全的地方及可以躲避的位置,最好要練習二~三次。
四、家中每一成員平時就應養成隨手關瓦斯的習慣,以免地震來時措手不及。
五、 公共場所如醫院、學校、車站、辨公大樓…等地,也要明顯標示地震或火災時的逃生路線及位置。
六、多參加急救訓練及逃生演練,最好家中每一成 員均能熟練自救或救人之法。
地震發生時保命生要領:
一、保持鎮定,迅速打開門窗,關閉瓦斯及電源,避免引發火 災或爆炸。
二、拿急救包、食品、飲水…等,躲避到安全位置,切記勿在柱下、牆璧旁、未固定的重大傢俱邊或吊燈、洒櫃等易碎之玻璃廚櫃旁,並 以保護頭部為首要。
三、在睡眼中被驚醒的話,先待在床上,不要驚慌亂跑,用枕頭保護頭部,確定沒有危險後,才可迅速出去,並遠離窗戶。
四、 住在高樓大廈的居民,應往高處跑,( 不要往下或往外跑,因為時來不及 ),避免被倒塌的樓房壓到。
五、盡可能穿著皮鞋、皮靴,以防被震碎 的玻璃割傷。
六、如果在戶外,應遠離高大建築物、電桿、樹木並找空地趴下。
七、地震停止後,先檢查自己是否受傷,對其他傷者 應緊急送醫,最好穿上長袖衣褲以防止再次受傷。
八、打開電視或收音機,收看或收聽地震消息。
九、如果覺得房屋不安全,請立刻 疏散到安全之處,防範餘震發生。
十、萬一震度非常大,住在大廈的居民應躲避到家中的廁所,廁所空間小,倒塌機率小且有大樓管線通道及水源, 存活機會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