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許多領死薪水的上班族都蠢蠢欲動,除了想為自己換一個更好的東家,也希望藉由轉職能為自己「加薪」。不過職場專家認為,如果沒有充分清楚自己的需要前,一動不如一靜,不妨平時多充電準備,總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案例一:想加薪
小萱是某家貿易公司的行政人員,由於工作性質一成不變,加上去年七月政府實施勞退新制後,老闆還用各種手段變相減薪,小萱覺得一個月三萬元左右的收入連買衣服、化妝品都不夠,更甭談存錢買房子;趁著過年領完年終獎金,小萱心想,如果投靠新的雇主,或許薪水會談得更好也說不定。
案例二:不想忍受上司
小德則是台北市一家廣告公司的業務,整天都跟客戶哈啦哈啦,交際應酬,但每次進到辦公室他幾乎都跟上司「話不投機」,好幾次甚至吵架,小德覺得上司處處干預他拉攏業務的方式,講白一點就是跟他作對;如今農曆年到來,小德決定跳到同業換個環境。
「再忍一下,領完年終獎金就可以換工作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職場就準備大風吹,嫌錢少、事多、老闆不好、同事難搞的人,一旦領到年終獎金,就可以心滿意足的跟原來的工作說拜拜,尋找下一個春天。而過年後,究竟該不該換工作,也常成為上班族在春節放假期間,深切思考的問題。
最多有八成七的人,「不想做了!」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高達八七%的上班族想離開現有的工作崗位,其中五三%的人表示不滿意現有的薪資,公司管理制度欠佳次之,占四五%;104人力銀行同樣調查出有近六成的上班族想轉換職場,「不滿薪資」也是最大主因,可見公司有沒有在「錢」上面善待員工,是穩定人心的重要因素。
1111人力銀行副總吳睿穎表示,○五年台灣的通貨膨脹率高達三%,薪資平均增加幅度卻只有二%,在薪水變相縮水的情形下,愈來愈多上班族想擠進高薪的工作。不過吳睿穎提醒,在跳槽前,務必弄清楚自己想換工作的主因和自身的條件,而不是只是盲目跟著大家「遷徙」。
職場專家建議,在考慮換工作前,要先破除三個常見的迷思,建立正確觀念:
騎驢找馬心態,小心壞了自己的職場行情
首先,求職目標要明確,不要為了換工作而換工作。104人力銀行總監邱文仁指出,很多人以為低門檻、低薪的工作容易被錄取,但忽略因入門障礙低而競爭者眾,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求職者成功機率未必較高。此外,所學所能、個性要跟工作搭配,不要為了高薪勉強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迷信「熱門行業」,不如確認自己的興趣專長
但如果轉職者只是為了追逐熱門行業,委屈自己去適應,就算順利錄取也待不久;長久之計,還是應該找到符合自己所學所能、可發揮長才的工作。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風控長陳富煒即表示,在固定領域深耕,比到處跳槽的人學到的東西還多。
大陸工作是現在台灣上班族嚮往的地方,不過一位上市電子公司大陸地區財務長表示,來大陸工作最大的挑戰就是心態的調整。這位財務長指出,剛到大陸時,工廠到處見到有人吐痰,這些大陸人的習慣常讓台灣人匪夷所思。此外,台灣人到大陸幾乎都是身任主管職,不僅可以訓練管理能力,在大陸人面前權威性也高,如果未來還想回台灣工作,是否能再次適應「被管理」,也是到大陸工作必須思考的重點之一。
還是想換工作?掌握「四不一沒有」原則
最後,通常想離職的原因,不外乎是嫌錢少、老闆同事不好,或環境不佳,但這些都不是換工作的好理由。邱文仁表示,上班族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目前的工作已有學習障礙,或看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才考慮轉職。
吳睿穎則以自身的工作經歷表示,他很懷念早期在電視台和公家單位工作生涯時,長官對他的要求和磨練,只是當時年輕不懂事,反而讓自己錯過了許多寶貴的機會。他建議轉職者要站在上司的角度思考,或許可以體會長官的用心。
總之,只要弄清楚自己離職的理由,且不讓情緒做決定,跳槽後反悔的機率就會大大的降低。不過,已打定主意想離職的人,吳睿穎表示,還是必須秉持「四不一沒有」的原則,即「不在上班時間找工作」、「不亂投履歷表」、「不與老東家交惡」、「薪資未達一.三倍不跳槽」、「沒有談定條件不輕言跳槽」。
離開原本的工作盡量不要和舊東家撕破臉,最好是維繫良好的互動,因為一般人換工作大部分都離不開既有的範圍,將來是否還會回鍋,或業務上有需要過去長官協助,都很難一時斷定,「寧可少一個朋友,也不可多一個敵人」,要成為職場達人,人脈占有舉足輕重的關鍵。
此外,吳睿穎指出,許多人以為履歷表投多一點,錄取的機會就會提升,但事實上卻容易讓自己的評價下跌。吳睿穎回憶,之前1111人力銀行想要找一位企畫人員,並在網站上找到一位條件適合的畢業生,誰知吳睿穎打電話給對方詢問時,對方以為是第一銀行人事部打來,馬上回應說是應徵「理財專員」,讓吳睿穎哭笑不得,當然,這位畢業生後來也就沒有再被聯絡。
隨時充電,當個發光發熱的上班族
「其實轉換工作是要有計畫,平時就要做準備,而不是想到就換。」吳睿穎一針見血地指出。他表示,要在職場遊刃有餘,通常要具備四項能力,即專業能力、外語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和交際能力,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的。像要去台積電工作,即使是當發言人,不懂半導體根本不可能錄取。
吳睿穎鼓勵上班族,隨時為自己充電,並與人為善,要做一位職場上的達人,並不是那麼困難。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今周刊》新春特刊加厚版共2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