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極科學考察隊十九日登上南極4093公尺高的頂峰,創下記錄。
這批大陸科學家將在此建立第三座科考站,並在最高點建立觀測站,展開氣候環境監測,進行GPS定位…等調查。
在這個被稱為冰穹A的南極冰蓋最高點,是南極冰蓋冰蕊鑽探僅存的最後一個理想地,這裡是直接受到來自地球平流層大氣的沉積,並存著全球的氣候和大氣環境痕跡在此或許還可以測到地球最低溫度。
大陸南極科學考察隊十九日登上南極4093公尺高的頂峰,創下記錄。
這批大陸科學家將在此建立第三座科考站,並在最高點建立觀測站,展開氣候環境監測,進行GPS定位…等調查。
在這個被稱為冰穹A的南極冰蓋最高點,是南極冰蓋冰蕊鑽探僅存的最後一個理想地,這裡是直接受到來自地球平流層大氣的沉積,並存著全球的氣候和大氣環境痕跡在此或許還可以測到地球最低溫度。
天氣變冷的時候,血管病變及中風的病人就相對增加,最近常有冷氣團或冷鋒面過境,患有高血壓的朋友們要特別注意這種日夜溫差大的天氣變化。
一般物質在碰到溫度高的時候會膨脹,遇到低溫的時候就會收縮變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熱賬冷縮。您知道嗎?人的血管在氣溫變化時也會熱脹冷縮,血管在低溫時會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所以在冬天或夜晚氣溫降低的時候,患有高血壓的朋友,要特別注意保暖。
有人認為熱帶地區動植物的繁殖率較高,兒童成長比較快,發育也比較早,又因為天氣熱衣服穿得少,接觸比頻繁。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人類懷孕率是以春、秋兩季平均溫度在攝氏18度〔華氏64度〕時為最高,平均氣溫在攝氏30度〔華氏80度〕以上的地區,生育率明顯下降,炎熱的赤道地區生育率最低。
我國有句俗語「有錢沒錢討各老婆好過年」,在春節前結婚的人特別多,自有它的道理,因為在春節前後,本省及華南地區平均氣溫在攝氏15度到20度之間。另根據醫學研究證明,熱帶兒童發育較溫帶為晚。美國北部女孩發育的平均年齡是12歲半,美國南部的紐奧良大約晚一歲,在往南像巴拿馬平均發育年齡為14歲,本省及菲律賓約在15歲,所以在醫院看病14歲以下仍然以小兒科門診,其原因可能在此。居住在熱帶地區的人對氣溫反應非常敏感,氣溫稍有變化就會著涼,所以本省在季節交換的時候感冒的人就特別多。
山區日出時間表:
地點 高度 經度 緯度 時 分 秒 方位角
新康山 3324 121.1 23.3 6 28 11.3 114.9
秀姑巒山 3805 121.1 23.5 6 28 11.6 114.9
喀西伯南山 3264 121.2 23.5 6 28 17.4 114.9
向陽山 3603 121.0 23.3 6 28 18.1 114.9
三叉山 3496 121.0 23.3 6 28 18.5 114.9
玉山 3952 121.0 23.5 6 28 21.6 114.9
丹大山 3317 121.2 23.6 6 28 23.7 114.9
關山 3666 120.9 23.2 6 28 26.2 114.9
南湖大山 3740 121.4 24.4 6 28 26.4 114.9
中央尖山 3703 121.4 24.3 6 28 28.7 114.9
北北峰 3858 121.0 23.5 6 28 30.2 114.9
東小南山 3744 121.0 23.4 6 28 32.1 114.9
雲峰 3562 121.0 23.4 6 28 33.1 114.9
奇萊主山北峰 3605 121.3 24.1 6 28 33.3 114.9
太魯閣大山 3282 121.4 24.1 6 28 33.5 114.9
美奈田主山 2931 121.0 23.0 6 28 34.1 114.9
奇萊主山 3560 121.3 24.1 6 28 35.7 114.9
北大武山 3090 120.8 22.6 6 28 38.2 114.9
東郡大山 3495 121.1 23.6 6 28 42.3 114.9
克拉克桑山 2973 121.1 23.2 6 28 42.7 114.9
卑南主山 3293 120.9 23.1 6 28 44.5 114.9
南湖北山 3536 121.4 24.4 6 28 45.3 114.9
南湖南山 3449 121.4 24.3 6 28 47.0 114.9
能高山南峰 3349 121.3 24.0 6 28 48.3 114.9
無名山 3449 121.4 24.3 6 28 49.2 114.9
立霧主山 3069 121.4 24.1 6 28 50.3 114.9
尖石山 2865 121.0 23.1 6 28 54.5 114.9
南大武山 2841 120.7 22.6 6 28 56.2 114.9
塔關山 3222 120.9 23.3 6 28 56.7 114.9
關山嶺山 3176 121.0 23.3 6 28 58.0 114.9
平地日出時間表:
地點 經度 緯度 時 分 秒 方位角
龍頭岩 121.6 22.0 6 32 34 114.9
軍艦岩 121.6 22.1 6 32 46 114.9
情人洞 121.6 22.1 6 32 46 114.9
雙獅岩 121.6 22.1 6 32 50 114.9
玉女岩 121.5 22.1 6 33 1 114.9
五孔洞 121.5 22.1 6 33 2 114.9
鱷魚岩 121.5 22.1 6 33 5 114.9
樓門巖 121.5 22.7 6 34 14 114.9
八仙洞 121.5 22.6 6 34 15 114.9
觀音洞 121.5 22.7 6 34 15 114.9
將軍巖 121.5 22.7 6 34 17 114.9
鵝鑾鼻燈塔 120.8 21.9 6 35 19 114.9
出風鼻 120.9 22.0 6 35 24 114.9
佳樂水風景區 120.9 22.0 6 35 26 114.9
風吹沙 120.8 22.0 6 35 28 114.9
船帆石 120.8 21.9 6 35 29 114.9
三仙台 121.4 23.1 6 35 30 114.9
社頂公園 120.8 22.0 6 35 34 114.9
墾丁青年活動中心 120.8 21.9 6 35 36 114.9
墾丁國家公園 120.8 22.0 6 35 37 114.9
南仁湖 120.9 22.1 6 35 38 114.9
墾丁海水浴場 120.8 21.9 6 35 38 114.9
大尖石山 120.8 22.0 6 35 39 114.9
石雨傘 121.4 23.2 6 35 40 114.9
小野柳 121.2 22.8 6 35 43 114.9
泰源幽谷 121.3 23.0 6 35 45 114.9
巨石文化遺址 121.2 22.9 6 35 46 114.9
南灣海水浴場 120.8 22.0 6 35 46 114.9
八仙洞 121.5 23.4 6 35 48 114.9
旭海溫泉 120.9 22.2 6 35 48 114.9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代表將近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雖然今年是暖冬,仍會有強烈的冷空氣在下個月到達台灣,合歡山會下雪,平均氣溫到達10℃以下。
一年四季到目前為止沒有統一的規定,都是依各行各業及平常的生活習慣加以劃分,目前大致有四種:(1)依本省的習俗劃分:以農曆的1~3、4~6、 7~9、10~12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季。(2)以廿四節氣來劃分:依廿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來劃分,這種劃分是中國早期所使用,所以大陸上都 是以這種時間來使用。(3)以太陽移動的位置來劃分,這也是天文學上的劃分方法,一年有二次太陽經過赤道,分別為春分及秋分,也就是春季秋季。有一次是從 南半球北移到北半球的北迴歸線23.5度是稱為夏至,而再從北回歸線慢慢向南移到達南半球的南迴歸線23.5度是北半球的冬至。(4)在氣象統計上是依氣 候的變化,以國曆的3~5、6~8、9~11、12~2月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季,不管如何劃分,在使用上都不會互相干擾,更重要的是都會被接受。
自2004年「立冬」以來,沒有明顯的冷空氣影響到台灣最低氣溫在十二月十四日清晨出現11.3℃,是2004入冬以來最冷的早晨。
十二月在西太平洋上不僅有颱風不斷生成,且在12月4日首例颱風「南瑪都」登台,開創百年侵台史,顯示太平洋上海水溫度偏高,迫使大陸冷氣團不容易到達台灣,使得這一個冬天又是一個暖冬年。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元月份是全年中平均溫度最低的月份,雖然在一、二月份中會有三至五次冷空氣會到台灣,氣溫也有可能降到10℃以下,但各地雨量將偏少,尤其中南部冬天此時是屬於乾季,所以要慎防缺水的情況再度來臨。
台灣地區高溫前十名排行榜(1897-2004年):
1.台東 2004 5/9 40.2
2.台東 1988 5/7 39.9
3.台東 1942 6/7 39.5
4.大武 1954 5/9 39.4
5.台中 1927 8/19 39.3
6.大武 1954 5/19 39.2
7.大武 1954 5/20 39.1
7.成功 1994 8/8 39.1
9.台中 1968 9/6 39.0
9.大武 1969 5/16 39.0
9.台東 1914 7/27 39.0
在氣溫方面,台灣地區出現的最高氣溫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九日台東地區的四十.二度為最高溫,最低氣溫在民國十四年二月十三日台中,出現了攝氏零下一 度的低溫。高山上的最低氣溫出現在民國五十九年一月三十一日玉山,氣溫低到攝氏零下十八.四度,是有紀錄以來最低的溫度。
最大風速出現在民國八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的台東,成功測站出現了平均每秒五十三公尺的強風,速度相當於每小時三百零六公里的高速,這些紀錄是碧利斯 颱風登陸台東時造成的。
◎颱風侵襲台灣每年只有一次的年份(1897年 ~2004年):
1.1897年 8月6~9日 B1 中度
2.1937年 8月1~3日 B155 中度
3.1938年 9月26~28日 B156 輕度
4.1989年 9月10~13日 SARAH 莎拉 強烈
◎颱風侵襲台灣每年只有二次的年份(1897年 ~2004年):
1.1900年
〈1〉7月3~6日 B9 中度
〈2〉9月13~16日 B10 中度
2.1907年
〈1〉5/31~6/2日 B40 輕度
〈2〉6月26~28日 B41 輕度
3.1908年
〈1〉5月27~29日 B42 輕度
〈2〉8月14~17日 B43 輕度
4.1915年
〈1〉8月20~23日 B71 輕度
〈2〉10月29~30日 B72 輕度
5.1933年
〈1〉9月15~18日 B143 強烈
〈2〉10月17~19日 B144 強烈
6.1943年
〈1〉7月5~9日 B171 中度
〈2〉7月16~18日 B172 中度
7.1950年
〈1〉6月5~8日 TS5050 輕度
〈2〉11月9~11日 CLARA 卡拉 強烈
8.1973年
〈1〉8月18~20日 JOAN 瓊安 輕度
〈2〉10月8~10日 NORA 娜拉 強烈(超級)
9.1976年
〈1〉6/26~7/1日 RUBY 魯碧 強烈
〈2〉8月8~10日 BILLIE 畢莉 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