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第三季季報潛力股出爐成長、價值、收息概念股可望出頭

0
393

雖然台股信心脆弱,但獲利永遠是投資最堅實的防線,從成長和價值投資的題材,第三季本業獲利成長五成以上,或者是本益比低、有價值的公司,在財報完全公布後,將是台股的中流砥柱。

禽流感來襲,台股信心脆弱找不到主流,跌勢居全球之冠。其實,除掉信心的問題,台股不論是基本面或籌碼面問題都不大,目前本益比約十二、三倍,融資約二一○○億元,略高於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指數四○四四點時約一七○○億元,但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遠高於SARS時期,如果慎選有投資價值的標的,長期勝算依然大。

第三季季報即將公布,雖然盤面沒有主流股帶動,政策利多也不明顯,但是股價跌深就是利多,選股的方向可以從成長型和價值型著手,成長型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價值型可提前布局明年的收息股,不論股市的信心如何動搖,獲利和配息才是最真實的投資價值。

成長概念 需求強勁,長興可長線布局

目前已經公布獲利自結數的公司當中,一些公司已經看到成長的數字。第三季大幅成長的公司有化工原料的長興化工,單季稅前獲利六.九億元,比上半年的五.一億元還要高,主要是下游的PCB(印刷電路板)廠需求強勁,中國新產能不斷開出來,包括傳統的樹脂廠,以及電子材料廠、乾膜光阻劑的業績攀升。

目前中國廠的獲利占長興的獲利一半以上,隨著台商電子廠在中國建置產能完成,長興的生產重心也移到中國。過去,長興是相當績優的公司,在台灣出口經濟暢旺時有很好的表現,後來因為汙染以及廠商外移的問題,獲利成長不再,但近幾年轉型到電子材料,目前已見成果,近期台股大跌,長興的股價強勢在十九到二十元間盤整,籌碼充分沉澱,在獲利的支撐下,長興成長動能已現,股價水準也不高,應可長線布局。

台幣貶值,聚陽本季大豐收

海外布局頗為成功的成衣廠聚陽,前三季每股稅前盈利已達五.二四元,是紡織業最會賺錢的公司,獲利都是來自本業,台幣貶值使公司受惠,第三季本來就是聚陽獲利最高的季度,單季獲利較第二季成長八成,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一成,雖然第四季不會再創新高,但估計全年稅前約可賺到六.五元,目前股價四十元不到,明年一樣有配三元現金、○.五元股票的實力,目前聚陽的股價接近歷史低點盤整,以該公司的獲利能力,長期投資應不會吃虧。

各方看好反彈題材的電子股,像生產記憶體模組的威剛,前三季稅前大賺九.八元,與生產鎂鋁機殼的可成差不多,但股價卻低了一半,第三季的獲利是上一季的一倍,不論是獲利和股性都十分活潑,適合短線操作,但風險較高。

至於各方矚目的面板業,雖然電視的需求看不清楚,但周邊零組件業的接單暢旺,生產背光模組的輔祥,第三季繳出漂亮的成績單,前三季稅前盈利三.八元,估計全年約可賺五元,每股稅後純益約四元,具有成長性、本益比並不高,但缺點則在於融資有二萬六千張,而且股價從六十元修正到四十七元,融資不減反增,籌碼較為凌亂,不宜追高。

價值概念 品牌優勢,宏碁、華碩抗跌

在大型股方面,雖然台積電、聯電、友達、奇美股價表現不理想,但是下游組裝業是倒吃甘蔗,殺價的壓力稍減,加上台幣貶值的大紅包,從獲利似乎可見到「下肥上瘦」的趨勢,像是宏碁靠著品牌,今年大紅特紅,不畏台股回檔,股價頻創新高,同樣有品牌優勢的還有華碩,第三季營收亮眼,法人圈估計今年每股純益應有六.五到七元的實力,而且華碩近來購併十分積極,與研華合作,明年又將合併亞旭,兼具產品整合及量產的優勢,華碩在施崇棠的帶領下,長線相當值得期待。

近期油價回跌,帶領原物料股回跌,雖然鋼鐵股高潮已過,但中鋼的獲利依舊亮眼,前三季稅前盈利高達五.五元,今年應可賺到六.五元,稅後純益約五元,就算明年配四元現金,明年獲利較今年腰斬,只賺三元,但以目前中鋼股價僅二十五元,也是具備投資價值的大型股之一。

除了成長及價值投資的吸引力以外,第三季的季報還有一個扎實的題材,就是「現金股息」概念,台股今年總計配發四、五千億元的現金股息,上市公司轉投資的公司如果是以成本法列帳、又配發現金股息,依照會計原則,是在收到股息時認列收益。今年像是中華電信、遠傳、台哥大、中鋼、台塑石化等大公司,還有一些小而美的公司,無不大舉配發現金股息,陸續在第三季發放,採用成本法認列轉投資的公司,第三季來自轉投資收益十分可觀。

股息概念 挹注十三億,福懋可比定存

福懋持有三十二萬張台塑石化、二十六萬張南亞科技,都是以成本法列帳,兩家公司今年分別配發三.六元、○.四九八五元的現金股息,福懋第三季總共可以收到十三多億元的股息,相當於○.七八元的每股盈利,雖然本業狀況不好,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僅○.二六元,但第三季有豐厚的股息收入進帳,估計前三季稅前可以賺一.二元,明年應可像今年一樣配出○.八元的股息。

福懋在轉投資的護持之下,股價在十四元附近守穩,每一年的股息殖利率也可以維持在五%到六%之間,是相當穩健的收息概念股,不必等到明年除息前夕,現在的價位也可以做為定存的替代品,不過,福懋上漲的動力,還是要等本業賺錢。

貢獻二成盈利,台玻可布局

台玻經營相當保守,轉投資當中有二萬五千張中鋼、二萬七千張台塑,以及華南金、亞泥等公司,今年光是股息就超過二億元,台玻第一、二季稅前分別賺十一億元、十.五億元,第三季單單股息就可以讓稅前盈利增加二成,而下半年是台玻的旺季,估計第三季每股稅前為○.八元,前三季每股純益應可達一.九元,全年每股純益約二.三元。

由於每股淨值高達十九.七四元,台玻採取低負債經營,目前股價在二十五元附近盤整,在大陸已有完整的布局,包括本業的玻璃,以及電子材料的玻璃纖維布,台玻是穩健的長期投資標的。

大陸工程持有台灣大哥大二.三%股權,除了現在掌握經營權的富邦蔡家,大陸是當時原始發起股東中還握有股票的公司,目前持有台灣大十一.三萬張,今年光是收股息就進帳二.八億元現金,且大陸工程今年以來為了高鐵的財務問題,陸續處分台灣大,每股持股成本約四.四元,台灣大目前股價約二十六.六元,大陸工程現在出脫都可以獲利五倍,光是台灣大的配息及處分,大陸第三季每股稅前盈利可望達到○.八元,稅後也有○.六五元,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約一.二元。

大陸目前正實施庫藏股,將在每股十到十五元之間買回,由於每股淨值達十八元,而目前股價不到十二元,買回庫藏股將可以使大陸的淨值進一步的提高,不過,大陸最大的變數在高鐵的問題,高鐵的財務問題及延後營運,都將影響大陸工程,投資的風險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像福懋、台玻、大陸這種第三季的收息概念股,除了會讓第三季獲利突然好轉之外,也是今年底實施三十四號公報的受益股,三十四號公報的精神是將「備供出售」的轉投資金融商品以市價計算價值,因此以成本法認列的轉投資,今年底的財報可能都會以市價認列,由於這些陳年的轉投資,市價都是列帳成本的好幾倍,一旦實施三十四號公報,應會認列一筆轉投資的增值利益,提高每股淨值。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今周刊》462期,各便利商店及連鎖商店均有銷售)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