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決定成敗 二流市場撐不起一流經濟體

0
460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吳乃仁坦言,包括香港、新加坡及東亞交易所對台商有興趣,未來二年還有數十家公司會在香港上市,他能夠做的,除了更加強交易所的監理以外,還要放寬漲跌限制,此外,推出國際板也很重要。吳乃仁語重心長地表示,「證券市場(國際板)一開始推出就要成功,不然就是死路一條,慢慢改是沒有用的。」

中國崛起、亞洲崛起,不僅展現在股票市場的競爭,政府競爭才是全面性的。去年澳門拜賭場之賜,所有和賭場相關的股票大漲,何鴻燊的新濠國際市值就大增十七倍。賭場人人愛,華人尤其好賭,澳門金沙賭場的一位經理就說,「拉斯維加斯的客人來賭場是找樂子,澳門的客人進賭場是來挑戰命運的,他們就像進了戰場,目的就是要發財」,貼切地形容了賭性堅強的中國人!

除了澳門,娛樂業龐大的商機正撼動新加坡傳統的治國思惟。以往連嚼口香糖都違法的新加坡政府,四月中宣布開賭,國父李光耀自言因父親好賭,為賭變賣家產,因此他治國嚴禁賭博,但面對國際競爭,新加坡政府的危機意識,讓它作出重大決策轉變。就連日本、泰國政府也積極考慮開放賭場,希望藉此刺激經濟。

刺激經濟也是各國的一場競賽,不但要搶中國的內需、搶股市的績效、交易量,更要搶資金。香港因為金融自由,近年來享盡各種好處,愈自由、錢愈喜歡來,即使稅率低,收到的稅金也遠比高稅率卻收不到稅來得好。最近香港政府正考慮要取消遺產稅,新加坡政府對此也密集注意,因為取消遺產稅後,香港馬上變成有錢人的天堂,資金更加集中到香港。不收遺產稅,對於信託、銀行、私人理財、投資等金融業是莫大的利多,預料也將吸引所有富有的華人將資金留在香港,台灣政府不能不警惕。

摩根富林明亞洲區行政總監許立慶沉重地指出,「台灣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的方向背離,政府對金融業諸多管制,不和中國扯上關係,但實際上產業又和中國關係密切」,這是非常矛盾的,古往今來的金融歷史,從來沒有「一流的經濟體可以用二流的資本市場來支持」的例子。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