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語說:「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蕹菜又稱甕菜,一般通稱它為空心菜,它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的價廉物美的蔬菜,但是在四月份生長的 蕹菜最為甜脆,此時也是它的盛產期,也很容易種,不論在旱田或水田裡都可以種植,所以價錢便宜,而它還有一個特性是,在多雨潮濕時田裡的蕹菜也不容易腐 爛,所以在颱風季節中,蕹菜是主要青菜的來源。
空心菜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C外,更含有鈣、鐵、鉀等礦物質,另外還帶有 豐富的水份及纖維,所以它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能,在天氣熱的時候,最容易患的毛病就是牙齦疼痛、口乾、舌燥、口臭、便祕、流鼻血等症狀,都適合吃空心 菜來改善。
如果您到東南亞旅遊如泰國、越南…等國家,在餐館裡一定有這道他們稱為「國菜」的空心菜上桌,因為東南亞地區是 屬於高溫潮濕的氣候區,而空心菜是屬於涼性的蔬菜,所以在東南亞的各個國家的人,常食用蕹菜,以維護身體的健康,不過,有些人不吃空心菜,甚至視為禁忌。 因為空心菜裡含有鉀,它有降血壓及降膽固醇的功用,但它會使游泳的人容易引起抽筋或手腳發麻…等情況發生。所以,愛好游泳運動或是身體常有血壓不足的朋 友,還是少吃較妥,不過蕹菜對一般人來說,還是一道營養豐富價值不錯的冬令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