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5至27日為期三天的國際水鳥大會第一次到台灣的台南市舉行,台南的七股濕地是每年候鳥必經之地,也是許多候鳥棲息的場所,更是南台灣的賞鳥聖地。主辦單位本想藉此國際大會來推展台灣的賞鳥觀光事業,不料卻成為全球野鳥暫停交易的討論大會,主要原因是全球處在禽流感的威脅陰影中。會中國際鳥盟企劃部主任Marco Lambertini表示,野鳥和家禽雜處的野鳥交易,使野鳥感染禽流感的機會大增。
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11月27日公布全球禽流感因H5N1高病毒致死的人數已達到68人,其中以越南最多達42人、泰國次之13人、印尼第三為7人、柬埔寨4人、中國2人,這些死亡人數多分布在東南亞地區,中國大陸雖只有2人死亡,但已有遼寧、青海、西藏、新疆、安徽、湖南等11個省份有疫情發生。新疆是冷氣團的發源地,12月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攝氏15~20∘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11月底就發生200多隻家禽死亡,且經中國國家禽流感實驗室証實為H5N1病毒,可見禽流感病毒可在低溫下存活。
很多人都認為病毒在天氣冷的時候會死亡,尤其在寒流來的時候,更不容易存活。不過根據中國大陸的湖北省醫療氣象專家陳正洪研究發現,禽流感可在攝氏零下20∘C的氣溫下存活40天,如果氣溫上升到攝氏20∘C時,它只能存活7天,可見它生存的氣溫在零下20∘C到零上30∘C的範圍內,當溫度高時,它的存活率減低,所以很多專家呼籲不要生食雞肉,一定要煮熟食用,其道理就在於此。
陳正洪又說,禽流感病毒的生存溫度與動物體溫溫度範圍構成H5N1病毒適宜傳播的溫度。也就是說禽流感必須藉著一恒溫的鳥禽動物傳播而流行的適宜天氣溫度在0∘C~30∘C,最佳適宜氣溫在10∘C~20∘C之間,這也就是禽流感病毒在11月~12月間越南、泰國兩地病情擴散的主要原因。
台灣也處於東南亞地區的亞熱帶氣候,冬天12月到明年的2月是屬於冬季,平均氣溫在15~20∘C之間,北部及東北部氣溫較低,1月份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月份,平均為10~15∘C,最低氣溫平地為零下0.6∘C,山區的玉山為零下18∘C,所以台灣的冬天再怎麼冷,都在禽流感病毒的生存範圍內,此時又逢大陸候鳥南遷到台灣的季節,所以要特別加強防疫觀念及防疫工作。
預防方法為:
1.避免近距離賞鳥或觸摸鳥禽
2.施打流感疫苗外,要勤洗手保持清潔
3.避免到禽流感發生地旅遊或觀光
4.勿生食野味禽類及其製品(蛋類)
5.多運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