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與美容

0
725

一、人類可能來自海洋

人類生活不能離開水。因為在地球的演化史中,地球原本是個大水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從水中誕生的,所以現在陸地上的動物大多是從水中走上陸地的─其中包括人類。因此人類很多特性與水中的哺乳類很相似的。如:

1、人類的鼻子朝下,而不朝上,這樣在水中活動時,如游泳、潛水時,水才不會進入鼻腔。

2、人類需要碘和脂肪酸,這是人類大腦發育和生長的重要營養,這些養分在陸地上的食物是很少見的,但是在海洋中的魚類、貝類和海帶中卻很多。

3、人類的皮膚組織有許多皮脂腺,它可以分泌一種油脂液體,叫做皮脂。它能滋潤我們的頭髮,並促進皮膚的油滑,避免人類在水中活動時很快的失溫,人猿就幾乎沒有這種皮脂腺組織。

4、人類的身體光滑,體毛很少:體毛除了寒帶動物用來禦寒外,有防止擦傷,減少昆蟲叮咬等功能。但無論是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區人猿類的動物,身上都長滿了體毛,以氣溫的分布而言,至少在熱帶地區的人類,體毛應該很多,以便禦寒,不應該消失或退化。

5、電視新聞曾經報導,上海醫學界嘗試孕婦在水中分娩,最初擔心嬰兒會溺水,可是事後卻發現初生嬰兒非常適應水中出生的環境,並且很快的學會游水。這也顯示人類的祖先可能來自水中而非陸地。

6、人類體內百分之七十是水份,可以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三天不喝水,相信絕大多數人,對我們人類的演化是由陸生的人猿進化而來的,從未產生過懷疑。但由以上六點推論,改變一下你的觀念和想法人類可能來自海洋。

二、氣象影響人類的長相

地球上生命的類型及分布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在人類發展史中,它與氣候變化及差異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包括人的長相、思想、行為、生活習慣、建築…等,所以人類也美化了這個地球。

1、在數千年前,在交通不發達的古早時代,人類的分布在近赤道低緯度地區,皮膚較黑─黑人。頭髮黑鬈曲呈螺旋狀,額部前突,嘴唇很厚而外翻,鼻樑低平而短,鬍子不多、體毛很少,牙齒很白。因為此地區日照射多又強,為了抵抗紫外線,製造黑色素速度快,因而形成較黑的膚色。

2、中緯度地區,因日照射比赤道地區少,強度也弱了些,黑色素含量中等,以顆粒形狀均勻分布,因此在中緯度地區的人類膚色呈黃色─黃種人。高緯度地區因日照射更少,太陽強度也弱,製造黑色素的速度慢,數量也少,且呈液態分布,所以住在此區域的人類以白色皮膚為主─白種人。由於現代交通發達,人們南來北往非常方便。所以在赤道地區有白種人,在極地有黑種人。

3、在高緯度地區的國家裡常有黑人居住,他們的皮膚並未因日照減少而逐漸變白。低緯度地區現也常見白皮膚的人居住,他們也沒有因日照增加而變黑。人類的皮膚顏色,是數千年來遺傳基因所造成,不會因短時間氣候所左右。所以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應該重新思考,人類是否可能是海洋中某種動物演化而來的?

4、高山居民:因空氣稀薄,呼吸功能達,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比平地居民大,因此胸部突出。

三、氣象與美容

1、人為什麼有皺紋:

長時間受氣溫(高溫、低溫)、陽光(日照─乾濕)和風的影響下,造成皮膚自然鬆馳、乾燥、雀斑…等現象所致,如夏天氣溫高,紫外線指數偏高,有雀斑的人,顏色會更明顯且範圍會增加。冬季乾燥,氣溫偏低,皮膚及嘴唇容易龜裂粗糙。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流失而逐漸矮化,也是出現皺紋的原因之一。

2、氣象與護膚:皮膚、臉部與嘴唇

(1)夏天護膚:

(A) 夏天氣溫高,紫外線指數偏高,戴太陽眼鏡、帽子

是不可缺。顏色太深影響視線且傷害眼睛,最好選

擇透視度好、顏色較淡,其中以綠色較佳。

(B) 穿著長袖透氣衣服或撐傘,長袖衣服及陽傘可減少

陽光直線照射,防制高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傷害及

皮膚病變的產生。

(2)秋冬季護膚:

秋冬之季東北風增強,天氣乾燥,氣溫低,血管收縮,體內循環受到阻撓,皮膚表面吸收水份亦相對減少,所以這段時期皮膚乾燥,容易乾裂發癢,冬季癢皮膚病是這個季節的好發期,所以秋冬之季要多喝水,塗些油脂的保養品是保護皮膚的主要方法,當然適當的運動來增加血液循環、刺激皮膚吸收水份也是護膚不錯方法,運動時每日最佳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因為是一天當中空氣最新鮮,最乾淨。

(3)皮膚的保護:

(A)氣象與護膚:

天氣好,紫外線強,尤其夏天到海邊去玩最為明顯,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防範於未然,先塗防晒油,但如果發現皮膚已呈古銅色或紅色時,表示已晒傷了,請立即進行冰敷,直到皮膚不在紅腫疼痛為止,同時塗抹保濕霜且及時補充水分。

秋冬季天氣乾燥,氣溫低,皮膚的水分含量減少,要常洗澡,清除身上的污垢外,並使用保濕的化粧水是保養的重點,千萬別使用含酒精成份的化粧水,還要注意飲食調養,宜多喝水、豆漿、牛奶,多吃芝麻、銀耳…等防燥滋陽的食物。

(B)氣象與護臉:因為臉頰是整個身體部位常年外露,飽經風吹雨打,臉部的保持維護,甚為重要,要常保持臉部的清潔,只要臉部接觸不清潔的空氣,一定要澈底缷粧洗臉,原則是洗臉時,不要太過用力按摩,且要使用冷、熱水交替使用,由下向上順著血液流動方向沖洗,由於地心引力是將人的皮膚往下拉,若洗臉時也從上往下冼,則更易使臉部鬆馳並產生皺紋。

(C)氣象與護唇:秋冬之季,很多人嘴唇發乾脫皮,嘴角裂紋出血,嚴重者疼痛得連說話和吃東西都受影響,對唇部的保養一向都不太重視,尤其是男性。

嘴唇有一圈紅潤的區域,因含有許多毛細血管,故呈現紅色,它的構造與口腔粘膜相同,嘴唇上沒有汗腺和唾液腺,它的潤濕全靠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皮脂腺來維持。

當嘴唇發乾時,人最方便最習慣的方法是用舌頭去舔來滋潤乾裂的嘴唇,此時你會發現越舔越乾,越乾就越舔,反而乾得更快。因為我們的口水裡,含有二種成分,一是叫淀粉酶,另一種叫做麥芽糖酶,因為這二種元素本來是用來幫助消化的,現在放在嘴唇上,無疑是在消化嘴唇皮膚,進而引發嘴角發炎。類似濕疹的後果,而這種濕疹不是濕的,而是乾的,會使嘴角的皮膚變得更為粗糙。

另外常用舌頭舔嘴唇非常不雅觀,而且在人多時也很不禮貎的。秋冬之季,嘴唇乾裂時最好的護唇方法,就是使用護唇膏,阻止嘴唇皮膚水份的蒸發,如果脫皮嚴重,在塗上護唇膏後,貼上保鮮膜再用熱毛巾輕揉,讓唇部充分吸收水分和油分,並用手指輕輕按摩,這樣原乾燥的嘴皮可以脫掉,嘴唇也因此獲得充分的血液循環,恢復原來的紅潤。

3、氣象與護髮:

秋冬之季氣溫逐漸下降,頭皮毛細血管的收縮,供應頭部毛髮的營養相對減少或不足,所以在秋之季頭髮生長速度減緩,甚至較容易脫落。最好的護髮方法要勤梳頭,並做頭皮按摩,增加頭頂皮膚的血液循環。其次是要勤洗頭讓頭髮經常保持清潔外,並可獲得適當的水分滋潤。經常運動盡量減少染髮、燙髮次數,也是保護頭髮的不二法門。

有些人的頭髮容易分岔,其實這種現象是與天氣有密切的關係。秋冬之季,室外的乾冷寒風及室內的乾熱暖氣。冷、暖變化且又乾燥的空氣容易使頭髮受傷而分岔。夏天的太陽強烈照射下,頭髮也容易分岔。另在人為因素下造成頭髮分岔、斷裂的主要原因是燙髮和染髮,所以頭髮乾燥的人容易發生脫髮或頭髮分岔的現象。

所以在秋冬之季或天氣太乾燥時,要使用潤髮油外,最好的方法常戴帽子,以保持頭髮的濕潤。洗髮後,濕頭髮也容易斷裂,所以不要用頭刷去刷濕頭髮,最好使用梳子慢慢梳洗,同時按摩頭皮,可以減少脫髮之苦。

有些人習慣在睡覺前或上班前洗頭,此時最好把頭髮擦乾後,再睡覺或上班,否則容易感冒。下雨天或大霧時女性最好不要上美容院做頭髮,因為此時乾燥的頭髮會很快吸收空氣中的水氣,使頭髮變型囉!

四、結語:

天、人相應的養生之道:人體要隨自然環境季節、氣候的變化相適應,力求做到「人與天調」。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