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喜歡釣魚,這也是國內主要休閒活動之一,由於國內大川少,溪河雖多也多屬淺河流域,因此溪中的魚蝦都不大,相對的溪釣人數也不多,但因台灣四周環海,使得海釣的人口相對的比較多。
冬天受冬北季風影響,台灣北部海域的風浪特別強,每年被瘋狗浪捲走的釣客均有五至六人之多,海釣雖然有其危險性,但仍吸引了大批釣客,所以無論是溪釣或海釣安全都很重要。另外,隨天氣及季節的變化,釣魚的種類也會不一樣,,所以釣魚這種休閒活動與氣象變化關係極為密切。
釣魚與安全
喜歡溪釣的朋友,夏天要特別注意午後雷雨後的溪水暴漲。夏天溪水溫度涼、也不深不急,,所以許多釣客喜歡站在河中釣魚,但要特別注意夏天山區最容易下雨後陣雨或雷雨,此時河流溪水會突然暴漲,釣客常因此走避不及而喪生。
另颱風天或颱風過後也是溪釣的危險期,因為山區的土石流及暴漲渾濁的溪水常伴有滾石及巨木等會危害釣客生命安全的不利條件。喜歡海釣的朋友除了要注意夏秋兩季颱風的訊息,冬天的強烈東北風所帶來的瘋狗浪也是海釣者的剋星。
當颱風在台灣近海約200公里處時,台灣近海已有較大的長浪發生,這些浪碰到台灣東北部、北部的地形,就會有瘋狗浪的產生,颱風越接近,風浪就越大,此時不要以為颱風的陸上警報尚未發佈就很安全,其實海上具大風浪早已到達,此時要早點收桿,千萬別釣以輕心,以免造成憾事。
其次,台灣的冬半年是東北季風盛行期,尤其在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二月東北風特別強,平均風浪在六至七級,陣風可達十至十一級,相當於輕度及中度颱風的風力,海上的浪可高達六至八公尺高,所以瘋狗浪就特別容易在北部海面出現,所以當天氣預報有強烈冷氣團到達時,請喜歡海釣的朋友就要暫時忍耐一下以策安全。
釣魚與季節變化
一般而言,春天和秋天是釣魚的旺季,冬天是釣魚的淡季,因為春天氣溫回升,水溫也開始回升(海水溪水均相同),魚多在中午暖和、向陽的深水處,或在雜草叢生的淺水處活動,此時有利於釣魚。初夏魚在產卵,也有利於釣魚,但到盛夏的七至八月,水溫高就難釣到中等以上的魚。秋天水溫上涼下暖,魚在深水處有利於釣魚,冬天水溫低,魚群一般進入越冬期或更深的海底,此時就很難釣到魚了。
釣魚與氣溫變化
當水溫升到15度時,魚群活躍,有些魚進入交配產卵期,需要大量的食物,這時最容易釣到魚。當水溫到25度時,魚兒覓食能力最強,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當水溫高達30度時,魚兒也開始防暑,無心覓食,因此魚兒難上鉤。相反的,當水溫下降到5度以下時,魚兒深藏到更深的水域,此時就更難釣到魚了。台灣的養殖漁業在水溫到5度以下時,就會出現魚群暴斃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養殖業的水塘深度不夠,當氣溫下降到5度以下時,魚兒無處防寒所導致的。這就是為什麼海中或大河裡的魚不會因外界氣溫驟降而死亡,正是因為其深度夠可供禦寒。
釣魚與氣壓的變化
氣壓高時,水中含氧量就多,魚而感到舒適、活躍,就喜歡覓食,因此容易上鉤。相反的,當低氣壓到達時,水中含氧量減少,魚兒就會感到不安難受而不利於上鉤。所以釣魚應選在好天氣時出桿,這樣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釣魚是一種可以修身養性的休閒活動,但安全最重要,其次才是釣魚的成果,選擇一個有利的釣魚天,如溫度在15至30度之間,海上風速不到五級的晴天是最佳的選擇,提供給各位愛釣魚的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