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出影響力 職場穿衣新原則「辦公休閒」

0
438

形同制服的權威穿著真能反映專業能力嗎?品味達人嚴長壽從年輕時就展現穿著禮儀的優雅風度;鄒開蓮對服裝的態度有自己的堅持,充滿強烈企圖心;名作家張曼娟打破規範,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造型師;這些職場傑出人物分別擁有各自的穿衣哲學,教大家如何在自我穿著風格下,打造專業影響力!

職場穿著是一門心理學,職場中人際交往頻繁而匆促,在點頭、握手、換名片的短暫交會中,人人都必須學會藉由穿著表現專業和品味,好幫助對方正確無誤地「以貌取人」。

職場新穿衣原則:辦公休閒

職場穿著也有流行趨勢。一九八○年代流行「權威穿著」(Power Dressing)。顧名思義,就是在穿著中表現專業和權威感。當時的穿著語彙很直接,希望成功的男性會穿著中規中矩的西裝、領帶,女性則以陽剛的厚墊肩套裝,表達自己不亞於男性的衝勁和敬業精神。

政治人物更因此發展出所謂的「Power Tie」,以純正的紅、黃、橙色領帶,表現為民服務的熱誠和企圖心。

而這套簡化得近乎公式的穿著邏輯,漸漸引發反省:形同「制服」的權威穿著果真能反映職場人「真正的」專業能力?

千禧年之後,人們的內在涵養重新受到應有重視。若回到職場穿著心理學的思考邏輯,那就是人們開始相信:具有良好內在的專業人士,他的品味和專業也會表現在穿著態度中。

這是二○○五年左右,興起自歐美的「辦公休閒」(Business Casual)穿著觀點。「辦公休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職場穿著必須專業又有品味。

「品味」反映個人內在涵養,過往的穿著公式,在「辦公休閒」時代完全失靈,人們開始從職場人的穿著中,尋找瞭解他人真正實力的蛛絲馬跡。

Dress Code的意涵,你都能瞭解嗎?

提升國際競爭力向來是國內職場人的努力目標,在檢視人們國際化程度的所有項目中,穿著禮儀是其中的重要指標之一。

不少上班族都有過出國參加會議或公務拜訪的經驗,其中常常令上班族不之所措的,通常是正式行程之外的晚宴邀請函上,如同密碼般難解的服裝規範(Dress Code)。

「Dress Code」不但是明確的服裝要求,它也顯示出一個場合的規模。如果這個場合要求賓客以「Black Tie」出現,顯示主辦單位以非常正式、隆重的態度

看待。若是「Smart Casual」,則相對輕鬆得多,但是如何表現「Smart」,則考驗著賓客的穿著禮儀涵養。

穿戴名牌,也可能暴露你的壞品味

伯爵表台灣品牌經理馬文興說,男人的穿著常常是一種偽裝,所以難免會借用名牌(Vintage)武裝自己。

如果仔細觀察國內上班族的穿著,不難發現名牌背包、手錶、鞋子,甚至衣著,幾乎已經成為職場穿著的必備要素──馬文興的說法,其實對女性也成立。

品牌歷史動輒超過百年的精品品牌,都因為它獨特的製作精神、執著於良好材質、精湛的工藝水準,而得以通過時間考驗,成為經典。

如果名牌的使用,不是出自對品牌特色的瞭解,而是迷信品牌符號的加持效果,反而可能讓人顯得缺乏自信,暴露自己的壞品味。

以「masstige」精神,投資職場穿著效率衣櫥

英國老字號時裝品牌Burberry的總裁蘿絲瑪莉‧布拉芙(Rose Marie Bravo)在《英國經濟學人週刊》(The Economist)預測品牌發展趨勢時,對女性不再風行全身上下穿著同一個品牌的衣著「革命」,感到棘手。

她說,「masstige」才是現在的流行。

這是所有現代女性都該認識的一個複合字,「mass」來自「mass labels」(大眾品牌),「tige」則是「prestige」(精品)的字尾,也就是根據合理預算、對自己的充分瞭解,以品質良好的精品單品,搭配大眾品牌,穿出自己的風格。

所以,在「辦公休閒」時代,上班族應該先從認識自己開始:檢視自己的行業、所處位階和企業的組織氣氛,以「投資」的態度、最有效率的預算,為自己打造一座專業、品味兼具的職場穿著衣櫥,穿出影響力。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