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委託一○四人力銀行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台灣上班族的幸福指數僅有六四
‧一分,勉強在及格邊緣。其中,半數以上女性上班族深感不幸福,男性上班族
也有高達四成五的人工作不幸福。
每天一睜開眼,你是充滿幹勁準備上班?還是意興闌珊掙扎著出門?
如果你的情緒是積極的,那麼恭喜你,因為這代表目前任職的企業是個還不錯的企業,能讓你有幸福感。
根據《今周刊》委託一○四人力銀行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台灣上班族的幸福指數僅勉強及格,平均分數為六四‧一分,顯然多數上班族認為目前任職公司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不幸福 女性高於男性
那麼,到底是哪些事讓上班族感到不幸福?又,哪些事情才能帶給上班族幸福感呢?根據調查結果,有三大現象值得注意與深入探究。
首先,調查發現上班族中女性自評不幸福的比率高於男性,而且男女所需要的幸福感也不同。
調查發現,女性上班族評不及格分數者高達五○‧三% ,高於男性的四五‧三%。至於,導致不幸福的主因,女性上班族首推「薪資福利差」;男性則認為「公司前景堪慮」以及「升遷管道不佳」,顯示女性較偏重生活的滿足,男性則偏重生涯上的滿足。這種情形從七年級到四年級工作者都一樣,是很值得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注意的現象。
求幸福 五年級渴望工作家庭兼顧
其次,調查也顯現不同世代上班族渴望的幸福感有明顯差異。六、七年級認為優秀的工作夥伴是上班時的快樂來源;五年級卻認為工作與家庭兼顧才能帶來幸福;四年級則希望追求工作的挑戰性。
從上班族認定的企業幸福指標分析,也可看出世代差異。六、七年級認為薪資是最重要幸福指標;四、五年級則認為好的主管與領導型態才是重要的。
一○四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分析,這與上班族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吻合,因此企業忽略任何一點,都會造成員工不幸福感,在制度設計上必須能兼顧不同階段需求。
比幸福 資訊科技業是標竿
第三個現象,則是在十二個產業選項中,資訊科技業竟打敗了金融保險、醫藥生化等產業,躍居最能帶給上班族幸福的產業。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所長林文政認為,資訊科技業能脫穎而出,主要是滿足了人對職場的六大基本需求:薪資福利、開明的領導風格、工作自由度、家庭兼顧、升遷機會及工作政策明確、產業前景不錯。
楊基寬與林文政均強調,要讓員工幸福,不能把公司資源都放在薪資與分紅上,最好加強生活機能的滿足,讓員工心理、身體、解壓都受到照顧,員工才會賣命,惟有幸福的員工才能造就績效一流的企業,是雙贏的作法。
調查說明
《今周刊》委託104人力銀行於今年5月5日到9日,進行台灣幸福企業大調查,有效回收樣本為2442份,問卷誤差值為正負1.98%(更多精采內容,請見《今周刊》446期,各便利商店及連鎖商店均有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