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鵝的種類約有十七種之多,台北市動物園新進的國王企鵝是屬於體型較大的,且伴有黃絨絨的羽毛,看起來是比較漂亮的一種。企鵝屬於寒帶動物,他是否 會像人類一樣,可以適應攝氏零下25-30℃的低溫,又可以忍受35-38℃的高溫,這種忽冷忽熱的溫差高達70℃,人類可以忍受,但企鵝能忍受嗎?有些 物種只能適應當地的環境及食物,離開後便難以生存,所以當大陸當局要送給台灣一對熊貓時,就有人持反對之立場其道理就在於此。
澳 洲的面積是台灣的217倍大,人口只有2千萬,比台灣人口少,人稀地廣,畜牧業非常發達,尤其牛羊的數量是其人口數的5倍,東岸為人口聚集的主要城市,第 一大城是雪梨,其次是墨爾本,第三則是布里斯班,但很奇怪的是澳洲首都竟然是在坎培拉,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二十多萬人口的小鎮,交通不便,工商業也不發達, 到達此地的班機一天也僅有兩班,可以說是相當不方便,所以台灣團很少安排至此地,除非指定要去,許多人會誤把雪梨當成澳洲的首都,道理就在此。
墨 爾本位在澳洲的南部,十一月底雖然澳洲已進入夏季,但此地的氣溫仍比雪梨及布里斯本要涼一些,澳洲的天氣與北半球剛好相反,十一月至次年一月是其夏季,越 往南氣溫越冷,往北則較高,所以當我們在台灣過聖誕節,聖誕老人穿著厚厚的雪衣,戴著禮物在分送之際,遠在南半球的澳洲也同樣過聖誕節,但其穿著就會迥然 不同了,所以不同的地理位置,就有著不同的氣候,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墨爾本是欣賞企鵝家族生態的主要地區,企鵝是南 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動物,由於氣候暖化而影響到企鵝的生存,目前企鵝總數已在明顯減少中,因此澳洲當局已做有效的生態控管,欣賞企鵝生態有一定的地點,一 定的時間,因為企鵝是早出晚歸的覓食性動物,它可以從廣闊的海洋游到200-300公里的海上覓食後還能回到原來的窩來哺育幼兒,它們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是很多科學家在研究的。在觀賞中規定不能照相,因為閃光燈會干擾並驚嚇到企鵝的生活,所以沒辦法提供它們早出晚歸及如何哺育幼兒的照片。
墨 爾本還是庫克船長登陸的地方,庫克船長是澳洲的英雄人物,在墨爾本公園內還保留有他原來居住的原樣屋,屋內狹窄、床小,顯示庫克船長的個子並不高,大約只 有160公分左右。公園佔地廣闊約有200多公頃,可以悠閒漫步其中,欣賞各式各樣的花卉,以及台灣看不到的物種,此地更是賞鳥天堂。由於澳洲政府對自然 生態保育非常重視且積極,所以這裡的鳥類並不怕人類,只要有食物它們都會毫不懼怕的飛到您的身旁來覓食,建議國內喜歡賞鳥的朋友不妨到澳洲去欣賞。您可以 近距離觀察到各種鳥類的生態活動,又因為當地太愛護自然生態,也造成蒼蠅特別多,讓很多台灣旅客無法接受與理解。澳洲有三多,第一就是蒼蠅多,第二是胖子 多,第三是酒鬼多。其中蒼蠅多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畜牧業發達,牛、羊、馬的糞便所造成,第二是因為當地居民根本就不拒絕蒼蠅,而願意與其共生共存。
此 次澳洲之行除了可以看到當地的民俗風情、文化、建設…等,最重意的是可以看到並印證南半球的自然現象與北半球有哪些不同。譬如抽水馬桶或洗臉盆的水在沖水 時,其流向就與北半球相反,又如高氣壓的氣流線走向,在北半球是順時鐘,在南半球則為反時鐘。另外,南半球的侯鳥是往北飛過冬,北半球則相反,所以有些詞 句在南半球是不適用的,如孔雀東南飛,在澳洲孔雀會向東北飛,因為北方是比較溫暖的,另又如我們常在電視上看氣象報告說:「吹北風是乾冷空氣,氣溫較 冷」,可是在澳洲,吹北風則是溫暖而潮濕的空氣,意義上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常去旅遊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吸取很多知識與經驗,俗語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真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