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戰、宋楚瑜相繼出訪中國,政壇掀起一股中國熱……嗅覺最敏銳的台商,二十年前就已經聞到中國的商機;連戰才說出相見恨晚,台商卻早已綠葉成蔭……中國經濟正在崛起,十三億人口對食衣住行,以及娛樂的欲望,正以星星之火展開燎原之旅;商機如此多嬌,吸引著全球企業在中國淘金……兩岸三地經濟血脈相連;台灣和香港因為文化及地利之便,正是這股中國浪潮上的明珠,因此,要掌握大中華趨勢機會,就從兩岸三地五百大企業開始!
一八四○年是中國歷史重要的分野,這一年爆發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苦難的百年歷史,在此(清朝道光皇帝)之前,中國人民富庶,經濟繁榮,世界各國的白銀流向中國,換取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等產品。中國貿易長期順差,歐洲的白銀有一半流到中國,當時十大商幫(相當於今日的企業)每年的營業額,比朝廷的財政收入還高,學者指稱,如果當時也有世界前十大首富排名,中國人一定有份。
前一陣子才來台灣演講的高盛董事總經理胡祖六指出,一八四○年的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GDP占全世界四成,人口達到四億一千萬人;現在的美國是第一強權,但其占全球GDP也不過二二%,可以想像當時中國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