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0
514

不久前,老友去紐西蘭玩,他寄了許多宛如明信片的風景照給我,令人意外的是,信中隻字未提當地的山水壯麗或風土民情,反而花了不少篇幅寫了段心情,原來,他在那裡遇見了前女友,前多少任我不曉得,只聽說是最刻骨銘心的一段,巧遇讓他心緒澎湃,因為她在上海工作,而他一直留在美國,隔著萬水千山,不在台北,反在異國重逢,他深信姻緣天註定,我倒覺得是「魔戒」的威力,因為他們共同參加了「紐西蘭魔戒之旅」。

兩人是否再續前緣,我沒有追問,因為演到這裡最美,老友告訴我,千言萬語不如去看「愛在日落巴黎時」,我一定可以瞭解當時的細節與他的心境。

「愛在日落巴黎時」是部續集電影,當一九九五年「愛在黎明破曉時」推出時,各方評為最不落俗套的愛情故事,故事描述「傑西」與「席琳」在火車上邂逅,並在維也納共度一夜,兩人在黎明破曉前約定,彼此沈澱半年後再見,開放性的結局,為觀眾留下無限想像。

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時隔九年才推出,「傑西」帶著描述這段一夜浪漫的暢銷新書,來到法國宣傳,巴黎之行乃其最後一站,「席琳」卻在此時現身,這對九年未見的情人,終於在巴黎重逢,無奈「傑西」返國的班機即將在日落起飛。

本片在手法上採取「Real time」的作法,意即故事背景同樣發生在九年後,演員還是「傑西」與「席琳」,透過兩人停不下來的對話,觀眾得以迅速進入角色內心,沒看過第一集的觀眾,完全不會有落差,就像聽一對老友聊天,並隨著他們漫步在巴黎街頭、咖啡廳、塞納河上般自然。然而看似平凡實則高明的對白,搭配上兩位演員精湛的演技,活像紀錄片般見證了一段真實而難得的人生際遇,重逢舊愛的喜悅,話題不著邊際卻百般試探,真心在意卻故作無情,興奮、期待、憤怒、悔恨、埋怨、不捨,種種情緒的轉折,拿捏得恰到好處,毫不煽情卻深刻得讓人動容。

雖說是談話型電影,但在時間因素的壓力下,觀眾無不希望兩人盡速做出重大決定,彌補九年前錯過真愛的遺憾,但男女主角卻不敢輕易觸碰核心或暴露真情,如履薄冰的關係與互動,死灰能否復燃,使得本片保有高度的懸疑性與戲劇張力。

天真到世故,滿腔理想到妥協現實,追尋真愛到只求一個伴,從二十啷噹歲進入而立之年,絕對是人生中最殘酷的九年,這之後也不過更世故、更妥協而已,九年前的老情人,不只代表一段消逝的情愛,更象徵了青春年華與原有性格的喪失,九年前的我,跟現在有什麼不同?那麼,九年前的她呢,如今又是什麼光景。或許透過舊愛的雙眼,才能真正了解這份滄桑與轉變,「愛在日落巴黎時」讓人悵然若失。

我非常欣賞本片導演的創作理念,「在很多電影裡被大量描述的動作、戲劇或暴力場面,我從來沒有經歷過,但是我的人生依然充滿了戲劇性。」,他更進一步強調這是部拍給實際的人看的愛情故事,本片之所以獲得高度評價,即在於編導利用平實的素材,充分掌握了「人生的偶然」與「戲劇的偶然」兩大元素,畢竟,真實世界遠比戲劇更難預測,就像我那老友。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這是部浪漫得無可救藥的電影,請留意樓梯那場戲,短短一分鐘火侯十足,不過,文藝片嘛,我還是比較推薦給女性友人,請千萬不要勉強妳的男友或老公,不然你們可能會演出「愛在電影散場前」。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