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

0
463

「各位聽眾晚安,現在為您插播緊急新聞,本台消息…」「大衛」最愛收聽的熱門廣播劇,已多次被新聞快報打斷,但是,他卻沒有任何抱怨,相反的,「大衛」期待盡快聽到電台下一次的報導。

今晚稍早,新聞快報表示,國內知名的天文學教授,觀測到火星表面發生了數起爆炸,沒過多久,又傳出一枚隕石墜落在「紐澤西」一處農舍,而且,這塊直徑約三十公尺的巨大物體,擁有金屬般的光滑外殼,經學者專家鑑定,絕非尋常隕石型態,火星真的有人嗎?答案似乎就要揭曉了,一連串新聞快報,引來大批圍觀群眾,任誰都不想錯過這世紀之謎。

「各位聽眾,我好像聽到了什麼,等等,讓我把麥克風挪近一點…」

收音機傳出嘶嘶聲,原本鼎沸的人群,彷彿被人施以魔法,瞬間鴉雀無聲,空氣中瀰漫著緊張、興奮、期待、害怕的詭譎氛圍,現在到底怎麼了?「大衛」忍不住調高音量,卻被記者驚恐的聲音,嚇了一大跳。

「我的老天爺,那是觸角嗎?等等,又一隻出來了!又一隻!天啊,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可怕的怪物…它現在緩緩站了起來…」現場陣陣驚呼,擴音器不斷呼籲群眾退後。

「乓!」一聲巨大的爆炸,群眾開始尖叫,緊接著又來幾聲巨響,記者歇斯底里的哭喊:「天啊!它在屠殺我們,好多人都死了,太慘了,我…咳咳咳…」記者的聲音嘎然中斷,只剩戰場般的密集槍砲聲持續轉播著,「大衛」發現手心全是汗,他回頭看了妻子一眼,只見她睜大雙眼,表情佈滿了恐懼。

接下來幾段新聞快報,越來越驚人,國防部長宣布動員所有武力對抗火星人,紐約市長甚至下令市民盡速撤離。「大衛」立刻打包簡單行李,還準備一把散彈槍,與妻子兩人衝出家門,眼前景象彷彿末世紀,迥異於歡樂的萬聖節,路上擠滿攜家帶眷、神色倉促的逃難者,「火星人來了!」的呼喊聲不絕於耳,市區交通完全癱瘓,趁亂打劫的匪徒正砸毀商店櫥窗,紐約頓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與混亂。

這可不是電影劇情,這是1938年10月30日,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也是廣播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廣播劇,23歲的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電影大國民的導演)將描述火星人進攻地球的小說「世界大戰」,改編製作成廣播劇,以創新的手法將戲劇演出模擬成真實新聞事件,儘管劇情開始時,電台即強調此乃虛構故事,但錯過前段說明的聽眾,均被廣播中逼真的情境誤導,深信地球正遭受火星人全面攻擊,迫使成千上萬人離家逃難,這場風波讓「奧森威爾斯」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卻也為他惹來「世紀騙徒」的罵名,雖然沒有真正的火星人,但當時曾經歷過「人類最終日」浩劫的紐約客,回憶此事仍心有餘悸。

同樣的,在「世界大戰」裡,「史蒂芬史匹柏」也希望提供觀眾擬真的情境,因此,劇中沒有「ID4」裡會駕駛戰鬥機的總統、空戰英雄、識破外星病毒密碼的科學家,我們只看見無力反擊的人類,被外星機器無情的截殺,「湯姆克魯斯」不再扮演拯救地球的英雄,甚至是個一無是處的小人物,然而貪生怕死的角色,反而更為符合現實人生的我們,換做是你,也會選擇逃命,而不會拿石頭去K外星人吧。

從「大白鯊」、「侏羅紀公園」到「搶救雷恩大兵」,好萊塢最會嚇人的導演非史匹柏莫屬,那份挑動心理恐懼因子的功力,令人佩服,因此,扣除科幻元素,「世界大戰」更像是部驚悚片,其塑造恐懼的手法在於將觀點完全集中於男主角身上,因此,觀眾不會知道,阿湯哥以外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下一波攻擊來自何方,正如同七十年前,收音機前的聽眾,只能透過記者的轉播與現場混亂的聲音,一窺究竟,在資訊缺乏的情況下,恐懼的想像無限放大。

在相同的題材下,「ID4星際終結者」與「世界大戰」選擇了不同的切入點,嚴格說來,「ID4」的主角是電腦動畫、外星人與大美國主義,「世界大戰」的主角則是在外星人攻擊下,苟且偷生的人類,如果,你同時看過「世界末日」與「慧星撞地球」,就會知道我的意思了,因此,請不要期待「世界大戰」是一部更精良、更炫麗的「ID4」,你絕對不會從中獲得打電玩的快感,相反的,那股真實的恐懼,無處可逃的絕望,會如影隨形壓著你兩小時。

當你問我,「ID4星際終結者」與「世界大戰」哪部比較好看時,我只能說,都值得看,但,是不一樣的風格。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